2.2监管主体
我国磁性材料行业主要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前者侧重于行业宏观管理,后者侧重于行业内部自律性管理。
磁性材料是电子基础产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产业司职责是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协调重大系统装备、微电子等基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组织协调国家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行业协会包括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和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分别下设了磁性材料分会和磁性材料与器件分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行业协会组织构成了我国磁性材料行业的管理体系,为我国磁性材料生产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规范体系和市场环境。
2.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我国稀土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表所示:

3.消费规模
中国在全球中产量、出口量以及消费量均居首位
3.1海外消费规模
全球范围内,稀土下游应用主要包括永磁材料、催化材料、抛光材料和冶金材料等,永磁材料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节能风电、节能空调、汽车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工业等前景较好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需求良好,在全球稀土消费领域占比最高,约35.9%;催化材料主要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和石油硫化裂化等稀土传统应用领域,消费占比约15.2%;其次为抛光材料和冶金材料,占比分别为11.1%和8.4%。
分国家看,稀土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和日本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6.5%和21.2%,其次是美国和欧洲,均为8.0%。各国稀土下游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最大的稀土消费领域是永磁材料,占比41.7%;日本以抛光粉和永磁材料为主,其最大的稀土消费领域是应用于电子行业的抛光粉,占比26.3%;美国和欧洲稀土消费领域相似,催化剂、玻璃陶瓷、合金为主,其中催化剂消费占比分别为22.4%和30.6%。





全球来看,对稀土的需求可分为新兴应用和传统应用两个方向。磁材是新兴应用乃至所有下游应用中需求最大且前景最好的领域,预计2018年需求达到7.1万吨,占比接近40.0%,同时增速较高,复合增长率约6.3%;此外,新兴应用中主要用于电子工业的抛光粉受益于电子行业的增长,增速也较快,复合增长率为2.8%。成熟应用中,催化剂是需求最大的领域,预计2018年需求为2.37万吨,占比为13.3%,但增速较慢,复合增长率约1.3%;此外,玻璃、陶瓷等成熟应用保持较平稳增长。综合来看,全球稀土需求预计复合增长率为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