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数字货币,区块链和未来的钱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0-04-24 | 4074 次浏览 | 分享到:

416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课题研究小组在《中国金融》发表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文章称,推进我国 DC/EP 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近日,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央行数字货币(DC/EP)目前已在部分银行进行内部测试,首批试点地区包括苏州、雄安、成都和深圳等地。

何为央行数字货币(DC/EP),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介绍道:“DC是数字货币,EP是电子支付;中间是一个斜杠,意味着两者既可以是‘和’的关系,也可以是‘或’的关系。也就是说,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并不需要对立起来,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支付体系的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因此,一方面,DC/EP是一种由央行信用担保的货币,与纸币一样具有价值特性,同时具有法偿性;另一方面,新发行的数字货币使其同样具有流通的方式方法和支付的效力。


         “区块链”,“加密货币”,“Libra币”以及现在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已经成为技术炒作周期的词汇,但是这些术语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对货币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全球监管机构如此担心Libra,为什么中国会加快其区块链计划并如此渴望推出数字人民币?下面,我们将区分与数字货币相关的术语,并阐述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全球抱负,这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使交易级别完全透明(并使个人承受隐私风险)。
      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广泛用于分布式记账技术(DLT)的术语-分布式数据库在多个参与者之间达成共识,并使用加密技术使所有参与者就进行记账的交易达成一致(达成“共识”),并使它们无法更改(以实现“不变性”)。DLT不一定涉及使用像原始比特币区块链这样的数字信息块链的机制,但是市场炒作导致这些术语可互换使用。

  有公共区块链(如比特币的区块链),其中分布式账本是“去中心化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并成为网络中的连接点(“节点”),或者可以存在私有(或“许可”)区块链, 只有某些参与方可以是节点和/或具有访问权限。 许可区块链的一个示例是Hyperledger Fabric(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679760957527495&wfr=spider&for=pc)。 以太坊区块链提供公共和私人两种选择

 区块链的发展经历三个版本迭代:

  • 区块链1.0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的时代,代表了虚拟货币的应用包括其支付流通等虚拟货币的职能主要具备的是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交易支付功能目标是实现货币的去中心化与支付手段

  • 区块链2.0是指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与货币相结合,对金融领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代表是以太坊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它提供了各种模块让用户用以搭建应用

  • 区块链3.0是指区块链在金融行业之外的各行业的应用场景能够满足更加复杂的商业逻辑区块链3.0被称为互联网技术之后的新一代技术创新足以推动更大的产业改革

     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数字资产,它们使用DLT来调节货币单位的产生并验证资金的转移,它们独立于中央银行运作。比特币和以太币(由以太坊区块链提供支持)是时下流行的两种公共加密货币。这些加密货币在全球社会上引发了较大的的波动,例如,鉴于这些加密货币不是法定货币(政府法令的法定招标),将其转换为法定货币或其他加密货币时其价值的波动就会导致是否产生政府税收问题的显现。在澳大利亚,就出现了使用“毕马威(KPMG)加密税估算器”通过加密货币交易所估算这些交易的税收结果。

加密货币有“有抵押发行”和“无抵押发行”两种形式,其中“无抵押发行”在2017年时催生了大量的初始电子货币发行事件,而在这其中真的是鱼龙混杂,在2018年中期,大量的骗局和链条断裂的电子币崩盘,例如霍特币、EOS生态币等。

与此相对的“稳定币”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有抵押加密货币,试图提供价格稳定性。稳定币可以与传统法定货币(例如Tether的USDT),实物资产(例如黄金)或其他资产(包括其他加密货币)挂钩。稳定币的用例除了有效的跨境汇款,还可用于与可编程性质相关的功能所诞生的智能合约。

Libra币:

2019年,首个由互联网巨头参与发行的数字加密货币Libra为例:

2019年由Facebook和一些参与其中的企业(VISAMasterCardPayPalUber等)创建的Libra协会发布了Libra币,它是一种“稳定币”,并且设计由一篮子法币和政府债券为背书的。Libra币一经发行就引发了全球多个监管部门谨慎的态度,审视它潜在的风险与可能的加密货币带来的收益,尤其是这种“稳定币”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所带来的问题。

抵押物风险:

Libra 是以一篮子货币及其等值物为抵押物而发行的数字货币,首先是超发的可能性,即发行的 Libra 超过了所抵押资产;其次是银行的风险,银行风险来源于抵押资产放置于银行,银行由于其业务属性会将部分资产用于贷款等业务,银行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偿付风险

外汇风险

Libra 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抵押物使用了一篮子货币,但 Libra 在白皮书中没有详细描述一篮子货币的组成,但不管抵押物如何构成,Libra 使用者都可能会面临着由汇率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同时,抵押物中的一篮子货币也有相互兑换的问题,Libra 自身需要承担兑换货币所产生的费用以及相关风险。如果未来 Libra 大量被采用,其每日所需要的外汇兑换数可能会十分惊人,更重要的是这些兑换需要银行的配合才能进行。

技术风险

作为一种加密数字货币,Libra 也面临着各种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等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对于 Libra 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稳定性风险:


   由于 Libra 的资产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很有可能是离岸的,购买 Libra 会导致大量资本外流(本国货币)形成离岸资产,离岸资产快速膨胀可能会对本国的汇率形成较大的压力,这对对外汇仍存在管制的国家来说影响较大,同时不少国家的货币政策也会因此效果大减,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另一方面,Libra自身也可能会将部分资产换成国债,这对各国的债券市场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2020416日,Libra协会发布新版白皮书(白皮书2.0)。Libra协会表示,他们的目标绝不是模仿其他系统,而是利用通过协会会员和分布式技术、以及使用分布式治理创新方法来创建一个开放且可信赖的系统。

白皮书对Libra做了4项重大更改,以期应对监管引起的关注和疑虑:

1、除了多币种代币之外,Libra还将提供单币种稳定币;(即挂钩单一币种,如Libra USDLibra EUR等)

2、通过强大的合规性框架提升Libra支付系统安全性;

3、在保持主要经济特性的同时,放弃向无许可公有链系统的过渡计划;

4、为Libra的资产储备建立强大的保护措施。

就此看来,Libra就有些与DCEP相似了。

央行数字货币DCEP

拆分来看,央行数字货币(DCEP)不同于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DC),数字货币(DC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于来自于某些开放的算法,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虚拟货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由于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

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EP,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DCEP最早是2014年由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提出(比Libra早),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DCEP是一种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它不依赖现有银行账户体系,代替一部分M0(市面上流通的现金货币)现金。采用央行和商业银行(及部分参与机构)的双层运营保障体系(和目前人民币保持一致)。

DCEP是和人民币纸币一样的法币,是以中国主权为信用背书的数字形态货币,简单点说中国5000多年历史,货币从贝壳换成金属,金属换成纸币,纸币换成数字币啦。它依然具备货币的基本特征:

交易媒介:作为法定纸币的数据化形式,公民形成共识。

价值贮藏:以国家信用为价值支撑。

记账单位:与法币一比一价值度量。

DECP运营模式准备金制度双层运营体系

DCEP发行主体:由央行发行,属于法币具有无限法偿性。

DCEP采用双层运营体系:采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行体系。

DCEP价值支撑:与人民币等价挂钩,是纸钞的替代,替代一部分M0。不会对现有的资产产生大幅影响。

DCEP技术体系:坚持中心化管理,技术中立性,不预设技术路线,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和创造性。

DCEP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追踪落实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系列监管要求。

发行动机

1、成本维度:纸钞、硬币的发行、存储维护成本高,携带不方便,同时,技术上已经具备数字货币发行的基础。

2、保护我国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这个前文讲过,不用多说了。DCEP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政策,为人民币跨境流通提供便利基础,同时提高反洗钱、反恐融资方面的能力,降低了监管成本。

3、保护公民投资消费权益。即使没有Libra这样的超级货币,除比特币以外,过去几年一币圈圈钱欺诈投资者的情况频频发生。而我国国情上,人口众多并逐步小康,投资者群体增多,意识崛起,风险识别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不足。适时的补充法定数字货币可以疏解风险,增强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可编程执行智能合约)

4、满足公众在使用电子账户方面匿名支付需求的缺失。

5、新冠疫情加速数字货币的布局,去年底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截止419日已在全球累计感染超过200万人。与此同时各行各业都向全线上转移,提供非接触服务,DCEP就是人民币的非接触服务,因此更是势在必行的战略布局。

对比DCEP、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特征


结语:

对于数字货币,区块链的未来从来不缺乏讨论,无论是Libra2.0对于监管层的妥协,还是央行DCEP的试点发行,都是对生活方式和社会进步的推动。DECP会有什么影响,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对支付机构支X宝、X信会不会冲击,最近央发声表示,这个内测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从目前的存在形式而言DCEP从运行体系和发行模式都类似于纸币,没有突破现有的经济运行体系。而更让人担心的反而是Libra,作为互联网巨头们发起的数字货币,虽然目前与监管层有所妥协,但毕竟坐拥近30亿的客户群体,若此次妥协得到了监管层的通过,世界很有可能进入新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