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原油价格激战——战略储备正当时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0-03-20 | 35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原油价格战背后是主要产油国间产量对比的变化,本质上是对主导权的争夺。中国是原油进口大国,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同时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极高,国家能源安全面临较大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低油价时期,我国可以抓住机会建立更加完善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以提高对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原油价格战爆发,市场反应激烈

20203月,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未能就产量问题达成一致,各国接连宣布扩产。受此影响,原油价格瞬间暴跌,布伦特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占据全世界65%的交易量,是最重要石油计价依据 一度跌超30%,日内最低价触及31.02美元/桶,刷新布伦特原油期货史上第二大日跌幅,仅次于1991年海湾战争时创下的记录。

原油价格战引发全球资本市场连锁反应,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利空,各大指数全面下挫,欧洲主要国家股指连续破位,美股更是半个月内触发三次熔断机制,恐慌情绪到达了极点。

欧佩克影响力减弱与新兴产油国

原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二战前就已广泛使用,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结束后,原油更是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原油市场是一个年产值约2.3万亿美元的超级市场,对于原油市场主导权的争夺十分激烈。

1:欧佩克组织成员国

1960年,在沙特等几个中东主要产油国的倡导下,原油欧佩克组织成立,该组织成立之初力量十分强大,对于原油市场的干预几乎是决定性的。回顾以往历次原油价格战发生的时间,多数为欧佩克成员国产量占比下降阶段。例如1979年两伊战争爆发到1981年,油价从14美元上涨至44美元。一些非欧佩克国家大量扩产以获取超额利润,使得欧佩克成员国产量占比从38%下降到不足28%,于是欧佩克成员国在1985年末协商提高产量。到19866月,仅仅半年时间就让油价就重回14美元。后续几年欧佩克成员国产量占比慢慢恢复到1980年水平。而盲目扩产的非欧佩克国家由于开采成本超过售价,只能关停刚刚兴建起来的油井,闷声吃哑巴亏。

21985年欧佩克发动价格战效果显著

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和油田探测量增加,欧佩克对于原油市场的影响力还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尤其是2014年油价再次跌破100美元后,组织内各成员国分歧持续加重。20191月卡塔尔更是退出欧佩克,今年1月厄瓜多尔退出了欧佩克,退组现象反映出欧佩克影响力的下降。

相比欧佩克的弱势,原油新势力近年来不仅持续提高产量,更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其中最强大的无疑是美国和俄罗斯。俄罗斯在本世纪初将原油出口列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