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医美
来源: | 作者:君研投研团队 | 发布时间: 2021-03-05 | 7307 次浏览 | 分享到:

30岁以上)、线雕(主要功效为提拉下垂的肌肤,主要消费年龄层为40岁以上)。多种类的光电美容项目互为补充,满足了各年龄段的多种需求,成为驱动行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光电类美容—热玛吉技术的进步为例技术迭代降低了消费者术中痛感,优化了术后效果。

局部注射类项目整形效果高度依赖整形材料的品质,科技的发展推动局部注射类材料的更新换代,使现代微整形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以玻尿酸为例,最初,原始提取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致使玻尿酸注射整形价格高昂,难以推广和普及。此后,新的制备方法-微生物培养法,此时玻尿酸虽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仍然饱受链球菌污染的威胁,难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经过不断更新迭代2010年科学家研制出了新菌种合成的玻尿酸,使玻尿酸在降低成本、提高纯度、免受细菌污染的同时,还能自如控制分子量大小,使填充效果更佳玻尿酸材料的发展使玻尿酸注射在不开刀、恢复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实现祛皱,隆鼻、丰唇、隆下巴、丰太阳穴、填充泪沟和塑造苹果机等效果,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面部形态,备受消费者青睐。

综上所述,通过横向拆解医美的产业价值链,①在需求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女性崛起和社会包容度提升是主要因素,伴随着目前为医美主力的年轻女性年龄提升,医美年龄圈层扩大,我国医美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非手术类的轻医美创伤小、风险低,具有低价高频的优势,占比预计持续提升。②在医美技术方面,随着中国医美技术的进步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我国医美技术的安全性和快捷性显著提升。③在政策完善方面,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医美行业的规范化,并对非法医美现象进行严打。

四、纵向延伸:壁垒高筑  赛道细分

医美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早已成为产业界和资本市场共识,相比海外 10%的渗透率,我国医美在人群中的渗透率仅2%,而且中国医美每千人诊疗次数为14.8次,约为日本的1/2美国的1/4左右。医美行业产业链庞大,从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类型看,总体呈现“枣核状”结构。上游主要包括药品、耗材、器械生产供应厂商,集中度较高,盈利能力强,发展至今已趋于规范中游为医疗美容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大型连锁整形医院、中小型民营整形医院、小型私人诊所等多种类型,构成较为庞大且过于分散目前中游仍处于整合阶段,鱼龙混杂,竞争激烈。下游终端市场主要销售终端和医美消费者组成销售终端包括了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详细结构图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