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行业是新能源的新兴细分,在新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氢能规划》、《碳中和规划》等政策文件中氢能源的定位得到战略性提升。发展程度上看,预计氢能源相关产业将得到类似锂电池汽车的全方位扶持;发展速率上,预计氢能源最终成熟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目前氢能源行业在2022冬奥会前后得到第一次广泛炒作,未来预计氢能源投资将更看重订单增长和产业布局,全行业爆发性机会仍然存在,我司现就氢能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进行研究,形成行业分析报告,以备充分布局。

图17:第二代丰田mitai结构
目前第二代丰田Mirai也即将发布,预计整车质量1900kg,前后配重比为50:50,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34kW,峰值扭矩300Nm,最高时速175km/h,配备3个储氢罐,续航里程850km,第二代售价拟定为58500美元,相比第一代45000美元有所提高。
根据化学原理,氢气燃烧只产生水(2H2+O2=2H2O),但燃料电池不对氢气进行燃烧反应,而是通过抽离其外层电子,将氢原子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电化学发电器。

图18:燃料电池不燃烧氢气
氢气进入燃料电池的阳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氢质子和电子:形成的氢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达到燃料电池阴极,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到达燃料电池阴极形成电流。
由于燃料电池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中间不经过燃烧过程,因而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能量转化效率极高,燃料电池电能转换效率一般在45%~60%,高于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也高于火力发电和核电的约30%~40%的效率。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没有机械传动部件参与,使用寿命也较长。

图19:一些混动车将锂电池作为主动力源,燃料电池作为备用发电机
某种意义上,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可以看做是是电解水的逆反应,反应本身不排放有害气体(电化学反应有少量残留),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是十分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发电技术。
根据电池所采用电解质分类,燃料电池可分为七类:碱性燃料电池(A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离子交换燃料电池(A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图20:七类燃料电池
根据工作温度,目前商业化中重点选择能够适应室温的燃料电池,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中适用于汽车的主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系统是以发动机为基本单元,增加必要的辅助零部件构成的一套完整的发电系统。发动机由电堆反应核心和其他系统部件组成,其他系统配件包括空压机、增湿器、氢循环泵、氢瓶、气体循环、电控系统、热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图21:燃料电池发动机工作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