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独有英雄驱虎豹,越过关山是坦途--贸易战下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5-04-23 | 150 次浏览 | 分享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来之不易、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已是全球产业链最完备的制造业大国、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具有既合作又竞争的特点,但大体是合作大于竞争,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合作,双方均获益巨大。然而,2018年后,随着美国越来越强化中国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引发中美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逐渐走向了竞争大于合作的方向,并不断强化。2018年3月-2020年1月间,特朗普在其第一届任期内对中国发起了第一轮贸易战,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并扰乱中国的产业升级步伐,然而,这场贸易战并未达到美国的预期目标,反而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25年2年以来,特朗普在其第二次任期内卷土重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贸易合作伙伴发起了新一轮的更猛烈的贸易战。

通过对两轮贸易战的梳理,我们认为美国通过贸易战非但不能再次重塑以其为中心全球贸易格局,胁迫中国接受“生产服从美国分配”的不利地位,还将面临以美元霸权为重要核心的美国霸权的衰落。而中国将凭借自身强大而完善的产业能力,庞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和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发展战略,在贸易战的洗礼下将建立和强化以中国为核心动力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为未来的快速发展积聚蓬勃力量。



1

第一轮贸易战(2017-2020)

1、专门针对中国的301条款

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根据美国贸易法第301章,专门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调查,并于2018年7月6日开始首次对中国加征关税。2018年7月-2019年9月逐步实施加码,2020年2月达成协议,主要事件梳理如下:

其中涉及4张商品关税加征清单,采取了逐步加码的政策,首先是规模较小的上游产品,然后是规模较大的家电/轻工等消费品。


2、其他条款(201和232条款)

201和232条款主要针对光伏、大型洗衣机及钢铁、铝等产品,影响较小。


3、科技封锁

本轮贸易战期间,将中国639加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尤其是封锁半导体领域,多次向荷兰施压,多次要求荷兰的ASML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口光刻机设备,同时,美国还要求日本停止向中国出口关键半导体材料,如高纯度的氟化氢、光刻胶等,这些材料对于中国的芯片制造同样不可或缺,试图阻止中国高科技的发展。


4、中国采取的措施

此轮贸易战,一时间中国企业受到重创,订单大幅下滑,但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击战:

针对科技战,中国凭借自身的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在重重封锁下实现了突破与发展。2022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激增142%,国产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半导体国产化率从5%提升到20%。与此同时,中国还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5G等前沿科技领域大步领先。截至2023年,中国已经建成全球60%的5G基站,AI专利数量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