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管理层透露,库存问题预计于2021年第三四季度解决,目前库存剩余量在50%左右,如果我们以这个数字往前倒退,在2020年年中,那么生产商手里买的吊牌数量会达到夸张的什么数字?会在经历过2020年第三四季度电商旺季以及2021年GMV整体增速达到38%的基础上,仍然有50%的余量。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股东会,阿里及京东渠道已经在逐步开始领取新标。
南极电商在2020年年报以及2021年投资者见面会上一直强调食品、跨境电商、新品牌合作等一系列新动作,是因为属于南极电商的企业发展的1.0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从2021年开始南极电商必须开始改革进入新的方向,拓展新的业务。所以2021年的董事会,除了实际控制人之外,所有的董事均更换成了更年轻新业务的董事。
在南极电商的调整以及横盘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实际上已经进去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不论是跨境电商的试水,食品自营的发展,CA等新品牌的合作,未来南极电商的营业成本或出现大幅的增长,跨境电商的硬支出、食品自营GMV目前贡献不了营收、CA等新品牌合作的不确定性,都是股价萎靡的最直观原因。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对于南极电商未来净利润的测算,来自于货币转化率与GMV数值的乘积,通过2021年半年度,我们应该对整个净利润测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阿里渠道与拼多多渠道因为商业本质的区别,天然上阿里渠道的标费会高于拼多多。同样的袜子,阿里渠道的标费一定会高于拼多多。实际上半年度业绩爆雷的重要原因就是阿里的渠道增速又降低了,导致了阿里渠道一直在消化库存,第二个拼多多虽然增长很快,但标费收入对比阿里很低,增速抵不住阿里消化库存的缺失。
单纯的以平台来看货币转化率也是错误的,品类的不同决定了标费高低。服饰的标费一定是大于袜子的,运动服饰的标费一定是大于家具服饰的,这是由商品的细分品类决定的。
目前南极电商的主要品牌是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品泰迪等,那么在服饰上卡帝乐鳄鱼的标费从品牌价值上是一定大于南极人的,精品泰迪在童装上的标费也一定是大于南极人的。所以未来在计算货币转化率,必须通过不同平台的不同品牌的不同品类进行计算。这也客观反映了我们在研究一个公司时不断深入不断探寻价值的过程。
我们仔细阅读2021年南极电商的半年报,实际上未来发展的方向很明晰:推出时间2021年10月,包含:女装FOMMOS,童装、家装家电等。该部分的业务逻辑目前已经日渐清晰,从商业模式来看,进入到了相对复杂相对困难的阶段。跨境业务能否达到预期值,事实上非常难!尤其是业务模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