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伯朗特:至暗时刻,唯有自救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3-01-30 | 372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年开年,伯朗特起诉天健,引起业内哗然。再次回顾事件始末,天健作为伯朗特的“老搭档”,从2011年开始,连续10年担任伯朗特审计机构,期间经历了伯朗特2013年股份改制、2014年挂牌新三板、2019年上市辅导。但到2021年,天健对伯朗特销售收入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对2020年年度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至此伯朗特与天健“不欢而散”。

被深入合作多年的“老搭档”一记重击后,一系列的坏消息也随之而来。先是被从新三板“创新层”调整至“基础层”;紧接着2021年4月12日,全国股转公司对伯朗特实行风险警示,“伯朗特”变更为“ST伯朗特”,同时再次收到股转公司的问询函;三天后,天风证券退出ST伯朗特的做市商。2022年11月30日,ST伯朗特收到了全国股转公司的终止挂牌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伯朗特9年的新三板之旅即将彻底结束。可仅仅2天后剧情便出现反转,12月2日,ST伯朗特向全国股转公司提出终止挂牌决定复核申请,随后又出现了开头对天健提起诉讼的一幕。

从目前的整个事件发展走向来看,伯朗特或已被资本抛弃,但在这样“举目无亲”的状况下,伯朗特的核心财务指标仍企稳向好,财务状况更趋健康。2021年以来,伯朗特积极展开“自救”,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好转,应收账款大幅降低,机器人产品市占率大幅提升。2022年1-10月累积实现机器人销量破万,成功跻身国产品牌TOP 3;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6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7,800万,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较2021年再次下降33.52%,母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26.61%。因此,我们有必要怀疑,这次“资本”是否站错了队?“被强制停牌”是否是“创新的代价”?


一、傲慢与偏见


1.主动选择or无奈之举

毫无疑问,天健是伯朗特后面一系列负面消息的导火索,很多人将天健“意见断层”的焦点放在伯朗特应用商模式下收入确认的真实性上,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时监管环境的突变。2020年3月,新证券法开始实施,审计机构要真正担任好“看门人”的角色,否则将会被终生追责。在此背景下,对于伯朗特应用商模式下形成的74%收入,天健无法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出具非标意见是唯一选择,不欢而散也是无奈之举。

伯朗特被冠以“收入造假”的帽子更多是监管环境趋严背景下的一偏之见,在笔者看来,伯朗特收入造假的可能性极低。首先,关于伯朗特是否存在收入造假这件事,要明确一个前置条件,即“无法表示意见≠收入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