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3:2018 年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建筑装配化率柱形图

欧美国家美国、法国、瑞士等都是世界上住宅装配化运用最早的国家,而且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技术优势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用装配式建筑。西欧国家致力于探索PC(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朴表现力和使用效果,注重节能环保与循环利用。美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则是以节省人工为主要目的。亚洲国家中,日本是首个在工厂批量生产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的国家。新加坡发展相对较晚,在当时劳动力严重短缺的背景下,新加坡政府为了社会的稳定,在1964年推出了“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政府利用住宅80%由政府出资建筑的优势和一些强制性方式,仅用20年就解决了住宅短缺的困境,如今的装配式占比已高达到70%。2019年,中国装配式建筑以新开工面积计算的渗透率达到13.4%,较上年有所增长,但仍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极大。
(二)行业概况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先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然后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最后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而成的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结合“五化一体”的特点,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图片4:装配式建筑原理图

图片5: “五化一体”流程图

装配式建筑的三大结构体系
根据材料形态和结构体系划分,装配式建筑大致可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PS)和木结构三大类。我国目前的主流结构仍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原因是其具有成本相对低、居住舒适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势。根据住建部数据,2019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中,PC结构占比65%,钢结构占比30%,其他占比4%,木结构仅占比1%左右。
图片6: 2019 年装配式建筑按结构类型分类占比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recast Concrete,简称 PC)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PC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现场装配组装而成的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PC)指的是通过在可重复使用的模具中浇筑混凝土而制造的建筑产品,然后在受控环境中养护,运输到施工现场并吊装到制定位臵。在三大结构体系中,PC结构因成本最低、居住舒适度高等特点,在民用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住宅、办公楼、医院等等。同时 PC 结构在三类构架中强度最好、防火和防腐性能最佳。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浇筑建筑方式而言,预制混凝土构件特殊的制备工艺和生产流程使其拥有了独特的优势。“模具浇筑而成”意味着它可以形成规模生产效应,施工周期短,人力综合成本低。同时在受控环境中养护,让其更加节能环保,极大程度的节约了施工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图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