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报告
装配式建筑
来源: | 作者:君研资本 | 发布时间: 2020-11-20 | 7026 次浏览 | 分享到: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适应低温工作,不需要很长时间的养护期,所以大大缩短了建造工期,其次由于材料的特殊性,隔音性能良好。但是目前我国的木结构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极不完善,工程木材的相关研究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木材的消防规范过于严厉,许多设计方案在国内无法通过审核。我国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更多运用在仿古建筑,可是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面远逊于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因而,装配式建筑市场虽然迎来蓝海期,但主要是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未来木结构的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政策和驱动力

   1)环保趋严

建筑垃圾是现在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指人们在从事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现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结构体系是以传统的钢筋混泥土现浇结构为主,工地管理模式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造成了重要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工地脏、乱、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灰砂飞扬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自 2013年以来持续上升,2017年达到 23.8亿吨,占城市垃圾的 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图10:13年到17年中国建筑垃圾产量情况

图片

环保趋严,装配式建筑发展便是大势所趋。十九大报告强调绿色生态发展和质量效益提升,把绿色发展理念铸进房子里,使资源得到节约,环境得到优化。近年来,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均颁布了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的相关治理方案,建筑施工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由于装配式建筑工厂化生产方式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现场施工所带来的污染,绿色环保的特性(建筑垃圾较少)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环境友好性,成为了建筑业变革的主要方向。

2)劳动力紧缺

建筑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去我国的建筑人工成本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比重比较低,大约15%左右。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工成本占建筑工程成本的比重呈上涨趋势。

影响我国劳动力紧缺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的产业性转移,建筑业工作环境的恶劣,劳动力的地域性转移,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从长期来看,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老龄化的来临预示着劳动力供应的高峰即将过去,供应减少,价格自然会升高。此外,中国的建筑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期间高速发展,大量的基础建设和利用大量劳动力带来的巨大的利润空间促使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会让企业产生依赖性,不愿意去尝试相对高昂的机械成本带来的技术的改革。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 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人数持续下降,2018年为5364万人,同比减少1.0%,较2014年峰值(6109 万人)下降12.2%。伴随农民工